Fedora 20 安裝指引

文章與圖片來自 Cheng-Chia Tseng

Live 媒體作業階段

live-first

登入 Live 媒體後,會跳出個對話窗詢問你現在是要試用 fedora,還是要將 fedora 安裝到硬碟中呢?我們這裡先選擇「Try Fedora」來把操作介面改為熟悉的中文,方便後續操作。

live-first-2

選了 Try Fedora 後,系統貼心提醒你如果接下來想要將 fedora 安裝到硬碟中,稍後可以從左上角「概覽」(Activities) 啟動的活動概覽畫面中來選取。

調整介面語言

settings

點按右上角的整合式選單,並點按「工具」圖示開啟「設定值」。

settings-region

選取「Region & Language」可以更改地區和語言。

settings-region-language

點按「Language」更改語言。

settings-region-language-more

常見語言列表中沒有「漢語 (臺灣)」的選項,因此點按直的刪節號圖示選取更多語言。

settings-region-language-more-taiwan

直接在語言過濾欄位中輸入「Taiwan」篩選出「漢語 (臺灣)」,接著點按它,再點按「Done」。

settings-region-language-more-taiwan-restart

設定好語言後,系統會詢問你是否要重新啟動作業階段以採用漢語 (臺灣) 的語言介面,就點按「立刻重新啟動」。

settings-logout

點按「Log Out」按鈕登出。

login-livesystem

點按 Live System User 使用者進入作業階段。

login-chinese-taiwan

再次登入後可以看到介面確實切換成臺灣所使用的正體中文了!除了可以用中文介面「試用 Fedora」外,待會還能用「安裝至硬碟」來安裝 fedora。不過下面似乎多了一個視窗,先點開看看。

login-chinese-taiwan-dirname-ask

原來是詢問說是否要將標準資料夾的名稱改用現在的語言,不過此項設定只會影響 Live 媒體的作業階段,不會影響到安裝後的系統,因此點按哪個選項都沒有關係。值得注意的是,若以中文安裝 fedora,系統會自動幫你的標準資料夾設為中文。隨意選好後,我們就將 fedora「安裝至硬碟」吧!

小技巧:如果不喜歡中文資料夾名稱,你也可以利用更改地區語言的方式,以英語 (美國) 如法炮製重新登入,系統會詢問你是否要改以該語言更新標準資料夾名稱,所以你可以更新為英文名稱後,再改回中文介面重新登入,但切記中文介面登入後要保留舊名稱。

安裝到硬碟

install-language

系統偵測到你現在使用的語言是漢語 (臺灣),因此會自動幫你選擇「繁體中文 (台灣)」介面,就直接按下「繼續」到下個步驟。

install-diskselect

在安裝之前,我們要先設定「安裝目的地」才行,雖然系統已自動幫我們選取「自動磁碟分割」但也得經過確認才行,這樣才能滿足想要手動磁碟分割或是採用其他配置方式的需求。請按下「安裝目的地」進入相關設定的子畫面。

至於網路組態,本指引安裝時是採用虛擬機環境,有自動設好 eth0 的有線網路,所以無須再設定。對於一般人而言,網路設定其實無關緊要,它只是提供一些軟體更新的手段,例如更新這個安裝程式、某些內含軟體之類,但其實沒有特別需求的話,我們也不必在安裝階段開啟網路處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這時設定的是「Wifi 無線網路」,安裝程式會自動將基地臺名稱與密碼記憶下來,安裝完後就能直接使用。因此網路組態是否要設定,端看個人需求處理即可。

install-diskselect2

請看到「本機標準磁碟」這個區塊,查看是否有列出你的磁碟,並確認它有打勾。磁碟確認無誤後,再按下「完成」。

如果你需要安裝到特殊磁碟或網路磁碟,請自行根據需求設定。

install-diskselect-auto

確認安裝用磁碟後,安裝程式會詢問你要怎麼處理現有的可用空間。

由於本指引安裝時採用虛擬機環境,因此磁碟空白尚未設定,安裝程式可自動處理磁碟分割,無須煩惱其他細節,我們這裡直接按下「繼續」回到安裝摘要的主畫面。

如果你的硬碟先前已經安裝好其他作業系統,例如 Windows,可能會面臨磁碟空間不足的問題,此時安裝程式會協助你取回空間。為了避免取回空間的動作不小心消除現有的資料,或誤刪重要分割區,因此建議在進入 fedora 安裝程式之前,最好已先備份過重要資料,並以其他磁碟分割程式挪出 20GB 以上的空白空間供 fedora 安裝時設定。註:Windows 下有免費的 Easus Parted Master 個人版可以調整磁碟分割大小。

如果你的硬碟先前已安裝過其他 Linux,而這次的 fedora 安裝你想要將它覆蓋在舊 Linux 分割區上,安裝程式也可以直接重複使用既有的分割區,你只要設定掛載點,並指明是否要重新格式化即可。

install-ready

點按「開始安裝」按鈕開始安裝 fedora。

install-rootpasswd

安裝程式要求設定 root 密碼,以及建立使用者。我們先來設定 root 密碼。

root 帳號是 Linux 系統中權力最大的帳號,又稱為超級使用者 (super user) 帳號,具有「特權」,用來管裡系統。一旦此帳號的密碼落入他人 (例如電腦怪客) 手中,你的系統安全性將蕩然無存,他人可以恣意處理你的電腦資料、行使各種功能等。因此請為 root 帳號選定難以破解的「強固」等級密碼,並不要輕易透露給他人知曉。此外,時時更換密碼可以更加確保重要電腦的安全性。

秘訣:

  • 不要使用容易被人猜測得知的資訊,或是許多人都明確知道,或稍微注意就能知道的資訊作為密碼,例如生日、手機號碼、車號... 等。
  • 不要使用鍵盤上相連的一連串按鍵,如 asdfg。
  • 不要使用字典中可以查到的單字,以免怪客利用字典檔暴力破解;若要使用一些單字,需要經過處理,例如先簡化如省去母音並配合大小寫變化,接著從中間任意處斷開插入英數或特殊符號,而斷開處最好不會使前後字具有意義 (也就是字典查不到的字)。接著前後可以再加入英數與特殊符號,或是再次從其他位置斷開再插入數字或特殊符號。以 December 為例,可以先變化大小寫成 deCembEr,移去部份母音成 dCmbEr,再從中間任意處斷開加入英數或特殊符號,如 2!a3,變成 dC2!a3mbEr,然後前面再加入英數或特殊符號如 ?Z50 而成 ?Z50dC2!3mbEr。
  • 只要重複使用非單字、大小寫變化、插入數字或特殊符號等技巧,把每次處理後得到的字串接續起來,或是再次從中間斷開加入另一個處理過的單字密碼,就能連成一道只有自己才可能知道的長密碼,創造出他人難以破解的密碼。
  • 英文字被破解的難度比數字高,因此別讓密碼的組成元素幾乎都是數字,多用英文字可提高強度。
  • 但請務必記得密碼,如果怕忘記,可以抄寫並存放在只有自己知曉的地方,但最好是自己記住以免存放的密碼被翻找出來而被破解。
  • 越獨特的密碼越難記,因此如何在容易記憶與強度高之間取得平衡,是每個人設定密碼時所要面對的取捨議題。

install-rootpasswd2

設定好後,點按「完成」。

再來設定往後使用 fedora 時要登入的一般使用者帳號,請點按「用戶建立」。

install-usercreation2

全名部份可以隨意打,由於我們剛剛在地區和語言設定中沒有設定中文輸入法,因此這裡僅能輸入英文。但安裝完成後,使用者的全名可在右上角的整合式選單 > 工具圖示按鈕 > 系統 > 使用者 中更改,因此別太擔心只能使用英文的困境。

使用者名稱因系統安全性因素,不接受輸入中文與許多特殊字元,只支援英文數字,以及「.」、「-」、「_」符號命名使用者名稱。

install-usercreation3

如果希望以此帳號執行系統管理作業,請勾選「讓這位使用者成為管理員」,則該使用者可用「sudo」前綴指令執行需要 root 特權的指令。如果以這位使用者執行到需要管理員權限的動作,系統也會直接詢問這位具管理權的使用者的密碼,確認身份無誤後再執行相關動作。如果沒有設定此選項,一般情況下,系統管理相關動作則會詢問 root 密碼以使用 root 身份執行。

安全性提醒:一旦該位使用者具有管理員權限後,即具有系統至高無上的權力,因此密碼也請謹慎挑選與保管,別讓有心之士有機可稱。時時更換密碼則可以更加保障重要電腦的安全性。

install-usercreation4

連密碼也設定好後,按下「完成」。

註:此範例中密碼強度只有一般,遭受破解的可能性相對較高,如果電腦中有重要隱私資料,需要自行承擔被入侵的風險。

install-beforefinish

回到安裝畫面後可以看見安裝進度,這段等候期間可以去泡杯茶看閒書,待會再回來。

install-finish

安裝完成,點按「退出」鈕離開安裝程式,接著重新開機就能進入 fedora 20 的世界中囉!

live-restart

點按右上角的整合式選單,並點按電源圖示鈕。

restart

選擇「重新啟動」。

初次登入設定

firstlogin

重新開機後進入登入畫面就會看到剛剛設定好的帳號全名,就點按它。

firstlogin-passwd

輸入先前設定的密碼,再點按「登入」。

gnomesetup1

初次登入時,Gnome 會帶你走過初始設定,首先選取界面語言。由於安裝時我們採用中文介面安裝,因此 fedora 會先幫我們選好漢語 (臺灣) 這個語言,只要往下拉動捲軸就能看到。

gnomesetup2

確認勾選的是「漢語 (臺灣)」無誤後,點按「下一步」。

gnomesetup3

Fedora 目前對漢語 (臺灣) 的預設輸入方式為「漢語」鍵盤,以及「漢語 (Chewing)」輸入法。前者的漢語鍵盤其實鍵盤配置與英語 (美式) 無異,但實際上臺灣沒有人在用漢語鍵盤,都是直接用英語 (美式) 鍵盤配置的,各大作業系統的輸入鍵盤也都是預設英語 (美式) 的鍵盤配置。為了讓使用更符合在地需求,建議移除漢語鍵盤,改加入英語 (美式) 鍵盤。

漢語 (Chewing) 輸入法是新酷音輸入法,一種利用注音作輸入來源的智慧選詞漢語輸入法。如果輸入整個句子時,新酷音輸入法的詞語斷錯位置而造成選詞錯誤的話,可以按下 Tab 鍵更改斷詞位置方便修改。此外,它還可以輕鬆輸入各種標點符號,例如用 Shift+< 就能輸入全形逗號,用 Shift+> 能輸入全形句號等,~ 鍵則可以叫出特殊符號選單,方便使用者選用。

Fedora 的作業環境中,輸入法間的切換快捷鍵為 Super+空白鍵;按住 Super 鍵不放,再連續按 空白鍵 可以持續往後切換輸入法,這在設定多輸入法後很有用。所謂的 Super 鍵又稱為 Meta 鍵,就是一般鍵盤上印有微軟視窗圖案的特殊按鍵。

gnomesetup-4

點按「漢語」後,按下「-」按鈕移除鍵盤配置。接著按下「+」鈕新增鍵盤輸入來源。

gnomesetup-5

先點選「英語 (美國) 」。

gnomesetup-6

再選取「英語 (美式)」鍵盤配置將它「加入」。

gnomesetup-7

接著點按「下一步」。

Fedora 對漢語 (臺灣) 的預設輸入法僅提供 Chewing 新酷音輸入法,至於倉頡、無蝦米等需要另行設定。

倉頡由於原作者拋棄著作權使其進入公眾領域供眾人自由利用,香港有一群熱心的朋友開發了 ibus-cangjie 倉頡輸入法任人使用。你可以透過 Gnome 桌面環境中所附帶的「軟體」程式安裝之,啟動「軟體」後,從 [附加元件] > [輸入來源] 裡找到 Canjie 輸入法並安裝,重新登入就能透過 [地區和語言] 設定倉頡輸入法的使用,目前支援倉頡第三代、第五代,以及速成輸入法。

無蝦米雖然拆字規則的專利已經過期,但行易有限公司提供的輸入字根與漢字對照表其著作權仍為該公司所有,仍需要向該公司購買才能使用。網路上雖有許多網友自行整理的輸入法表格,但著作權情況不明。因此若想使用無蝦米輸入法,請自行查詢相關資料設定。

gnomsetup-network

如果系統偵測到無線網路等,會提請你設定。

gnomesetup-online-account

再來會詢問你是否要讓系統與你的線上帳號連結,請依個人偏好設定即可。

gnomesetup-9

初次設定完成,你可以開始使用 Fedora 了!

gnomesetup-10

接著會跳出 Gnome 的求助中心,裡面放有一些上手影片與文件說明,如果還不清楚 Gnome 桌面該如何操作,可以瀏覽看看。